党建之窗党建动态

热门资讯

  • 暂无资讯

“更加自觉地把主责主业抓起来”--银川市第六中学党委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次专题研讨

发布时间:2021-07-09 11:16 栏目:党员风采 发布单位:银川市第六中学 点击量:8222 【公开】

2021年5月21日下午14:40分,中共银川市第六中学委员会中心理论组在行政楼会议室召开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次专题研讨会,研讨会由党委副书记刘松江同志主持。


图片


会议上,党委委员、副校长王伏文首先引领大家学习“更加自觉地把主责主业抓起来”的专题内容: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师资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我们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五育”的相对独立性与整体性的关系;二、综合素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三、推进选课走班与加强集体主义教育的关系。

 

图片


接着,党委副书记刘松江组织大家进行本次专题学习的研讨。教研室副主任黄彬艳做了关于“在实践中要辩证地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实现五育的整体育人功能”的交流发言。她谈到: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对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具有核心指导作用。五育各自的任务有所不同,但是合起来都是为实现立德树人这个核心任务服务的,离开了这个核心任务,五育就很容易各自为政,迷失根本。我们需要补齐短板:补齐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三块短板,从而为五育并举、整体育人创造条件;我们还需要做好融通的工作:五育并举,关键在“并"。这里的“并"并不是简单的“并列”的意思,而是“融通" "贯通”的意思,不是简单地在五育之间做“加法" ,而是要在五育之间做"乘法" ,以形成五育的整体倍增效应。而要实现五育之间的融通,教师的教育观念就要发生深刻的变革,从某一个学科或教育领域的教师转变为完整意义上的教育工作者,不仅仅关心学生某个领域的学习和发展,而且关心学生整体的发展和完整人格的形成。学校的教研方式和校本教师的专业培训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转变,通过跨学科、跨教育领域的教研平台的搭建以及加强通识课程的学习来帮助教师超越学科教师的身份而成为一名深谙教育本质、努力实现立德树人核心任务的教育工作者。


图片


党委委员、校长助理邢虎从综合素质、学生发展核心素质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和认识方面进行了解读。他认为,三者是既不相同又彼此关联的三个概念,是从不同层次对“培养什么人”的解读,具有不同层次的规定性和指导作用,总体上共同指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综合素质的内涵最丰富、外延也最大,是对全面发展的具体解读,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追求的丰富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生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视角对综合素质的进一步筛选和凝练,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要着力实现的重点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是基于综合素质培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和学科发展价值的一组特定态度、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是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对象。做为教育者,我们要从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三个目标概念之间的层次性、关联性和对教育教学活动提出的实践要求,防止发生层次混淆或相互代替的问题。


图片


党委副书记刘松江做了题为《聚集教师是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主责主业》的交流发言。他认为:我们首先要清楚地认识什么是主责主业,对于教师而言,主责主业就是教书育人,培养栋梁之才;对于党员干部而言,主责主业就是要抓好党建,执行好党的决定,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保守党的秘密,这是所有广大党员干部都必须严格遵守的誓言,不同行业的党员又有着特殊的使命和任务。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链条的中心环节,是最强有力的支撑,是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核心因素。每所学校每位老师都要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主责主业。学校务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依据五年发展规划,分步实施,加强宣传,全员参与,加强保障,确保成效。从当下开始,营造人人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的浓厚氛围,让每个老师通过此项活动得到提高,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满意度得到提高。教师应该把“立德树人、教育为本”为核心回归到教学上,守教育报国的初心,担筑梦育人的使命。


图片


会议上,理论组其它成员就今天的专题也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大家纷纷表示将更加自觉地把主责主业抓起来,做好做实,立足岗位,潜心学习,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图片


    最后,党委书记、校长陈全勇鼓励在座的同志们加强理论学习,自觉遵守党纪法规,树立“五育并举”教育教学观,真正担当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主责主业。同时,希望各部门在后期的工作中,加大“五项管理”宣传力度,整改落实,依法保障教师权益,切实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图片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2000259号
技术运营支持:银川六中信息中心客服热线 : 3806891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银川直属金凤区福州南街     联系电话:0951-3809555     联系邮箱:nxyclz@nxycl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