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8日下午15:00分,中共银川市第六中学委员会中心理论组在行政楼会议室召开党史学习教育第二次专题研讨会,研讨会由党委副书记刘松江同志主持。

会议上,党委委员、副校长哈敬义首先引领大家学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历史演变和扶贫实践”的专题内容,他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与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今后三年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接着,党委副书记刘松江组织大家进行本次专题学习的研讨。校史馆主任刘月凌结合自身经历谈了对国家农村扶贫政策的认识:他回忆到,以前商品皆需“凭票购买”,有粮票、糖票、肉票、布票等,价格还挺高,一般家庭平时吃鸡蛋,吃肉,穿新衣都很困难。进入80年代,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使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明显改善。

教研室主任马文科通过讲述自己的见闻感受深刻体会到了国家扶贫政策实践所取得的可喜成就:他说到,云南怒江以前是“极贫之地”,多数贫困群众居住在高山峻岭、峡谷缝隙,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如今,易地搬迁后,一个个老村寨神奇地“消失”了,原来的寨址恢复绿色,与大山融为一体。自己在旅游途中,在山中碰到当地居民,当地居民不仅能够依托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农作物的种植,而且还能发展一些旅游业。即使在山上,居民手中的手机信号仍然畅通。他不禁感叹到:感谢党的好政策,我们每个人都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党委副书记刘松江对国家农村扶贫政策的实践成果也感受很深,他谈到:国家教育扶贫提升了贫困家庭的脱贫能力,开拓了贫困人口子女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我校党委每年赴银川市西夏区同阳新村走访看望孤寡老人,到孤儿院讲课辅导,购买西吉马铃薯作物,教育帮扶同心县王团中学、彭堡中学,这些都是全面落实国家扶贫政策的真实纪录,也是国家扶贫政策落地生根的具体实践案例。

会议上,理论组其它成员就今天的专题也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大家纷纷表示今后将更加珍惜脱贫攻坚成果,把党的恩情永记心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