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撷一簇秋日丰收的喜悦,奔赴一场启智润心的邀约。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的号召,2024 年10月21日—25日,宁夏“国培计划(2024年)”中西部骨干项目重点区域领域校对校“一对一”帮扶跟岗实践活动暨银川市第六中学教育集团联合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来自固原市彭阳县第五中学、彭阳县古城镇初级中学的教师们与银川市第六中学集团各校教师齐聚于银川六中,开启一段共同成长的学习之旅。
立德为先 以德育人
耕耘有方育桃李,治班有道绽芬芳。21日下午,老师们齐聚我校学术报告厅,召开德育共进交流大会,共话德育集智慧,同心互鉴促提升。

会上,银川六中校长张维科围绕 “德育工作与班级管理技巧” 的话题与班主任们亲切交流,通过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以三个具有典型性又真实动人的教育故事,告诉老师们,班主任不仅仅要做一个勤劳的人,更应该是一个有温度的人。每个孩子无时不刻都在展示着自己的生命状态,作为班主任,必须突破自我,敢于打破思维的壁垒,跟得上时代的脚步,追得上学生的成长,在理念意识上与时俱进,真正地理解学生,赏识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既是良师,又作益友,更成为学生健全人格、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

银川六中优秀班主任代表丁彩霞则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以 “信任・沟通・等待”为主题,畅谈班主任工作的体会,传授自己的成功经验,并与老师们共同探讨自己的收获与困惑。丁老师的分享既干货满满,又温暖动人,生动诠释着一位班主任的育人智慧与仁爱之心,引起在座老师们的深深共鸣与阵阵掌声。


思想在碰撞中升华,智慧在交流中成长。会后,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携手并进,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育人途径,共同开创立德树人、赋能成长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精彩课堂 共同成长
学不深思则罔,思不践行则殆。21日—25日,参与 “一对一”帮扶活动的老师们深入我校初中各教研组、备课组,积极参与我校教学教研活动,参加银川市第六中学集团校际教研活动。
语文课上,潘虹老师以创作小诗《往事依依》为实践任务,统领了“昔我往矣”“今我来思”两个任务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理、悟、听、抒角度,深入文本。在“理往事,悟深情”环节,结合默读方法与阅读技巧的指导,时刻关注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听教导,抒激情”环节,引入写作背景,穿插于漪语录,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文章主旨。整堂教学活动,以诗贯穿,以读辅助,在事件中悟往,在依依中勉励,在学中求法,在创作中固法。

数学课上,杨洋老师以敏锐的教学洞察力,精准地突破新教材的重难点。教学过程行云流水,通过巧妙铺设教学梯度,引领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情境中逐步攀越知识的高峰。

物理课上,王应山老师从小灯泡的亮度是否一样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发学生的思考。同学们通过分组讨论,探讨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课堂充分发挥以学生的中心地位,同学们积极参与,亲身实践,化身一名名小小科学家。

运动场上,曹冲老师全面贯彻“健康第一”“安全第一”“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目标,结合七年级学生学情,紧紧围绕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基本手势、击球部位、蹬地发力这几个技术环节,课程针对性强,显性和隐性目标明确,兼具可操作性和可测性,实现了体育教学的主体性和运动健康的导向功能。

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之后,老师们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学生的课堂表现等多个方面各抒己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老师们在肯定授课教师的优点和亮点,畅谈自身收获的同时,也及时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惑,共同研讨,碰撞出许多思想的火花和教学的新思巧思。在交流中,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成长。

风本无声,相拂乃奏乐章;林本无韵,相拥而谱和声。相聚虽短,但友谊长存。本次活动不仅仅是校际间的交流,更是一次成长的心旅。此次活动,搭建起兄弟学校教师间相互学习、共同提升的平台,不仅提升了老师们的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还拓展了大家的思维和眼界,更增进了教师们的友谊。为期一周的帮扶活动虽然短暂,但搭建起的互联互通、共同成长的友谊之桥却将始终联结每一位参与活动的教师的心田,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互交流优秀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不断创新、相互促进,为促进自治区教育事业均衡和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